第一百二十章 离别意和新的方向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我的妖娆大明最新章节!
蒋家在内城的宅子是一定要卖掉的。
就算是蒋绮雯确实和徐钦勾勾搭搭,甚至或是勾搭成功,她家里仍是罪臣之后的身份依然不会改变。而且蒋瓛在朝中的人缘可怎么都算不上好,在现如今蒋府所在的那样一个官宦成群的聚居区,蒋家人根本没办法生存下去。况且在他去职之后,那所宅子虽匹配的秩品不高,却也是一种僭越,在洪武时期,可是万万不妥的。
此时徐钦就连买家都差不多联系好了,新任的工部郎中孙显,前两天已经托人打听过了,这处宅子的规制对应的秩品也就是四五品,而且位置极好,他一个五品的郎中买来正合适。
至于外城铁心桥那处宅院,也算不得偏僻,只不过是处于正宗的平民区而已,也是按普通平民的规制建造的,不存在任何问题。并且外城也是京城,再加上继续派驻一两个小旗的锦衣卫半明半暗的护卫着,应该不至于出什么问题。
至于其他清查家产的问题,朱元璋也知道蒋瓛的为人,虽算不上是清廉如水,可也绝对算不上贪,所以也已经暗示徐钦,意思意思就行了。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默许,徐大少自然就很随便的意思意思咯。除了几件因功御赐的宝物、二十多个官奴和十倾赐田必须回收之外,其他的东西都留给了蒋家。
估摸一下,折算成银子,大致也有上万两,再不济,支撑他们这几个人几年的开销不在话下。至于以后,估计要找一张长期饭票还是很容易的。
这次探监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一直持续到了当天申时。甚至他们一家人还在监牢里吃了一顿特别的“团圆饭”,直到徐钦处理完了锦衣卫的事务,硬着头皮插进去,才宣告结束。
徐钦这也是没办法,放人进来探视是一回事,但总不能让她们一群女人在锦衣卫衙门里过夜吧?酉时一到,皇城的进出就会成为一件颇为麻烦的事,尤其是对没有官身的人而言。若是真让她们在锦衣卫衙门过夜,还不知道余怒未消、虎视眈眈的都察院会怎么花式弹劾他呢!
徐钦在下班的同时,顺道将蒋家人的马车送到了大中桥西,这才分道回府。
两天后,城外龙江渡。锦衣卫前任都指挥使,朝廷二品大员,朱元璋麾下第一鹰犬即将发配北疆。一旦踏上渡江的船,那便是正式流放,此去便是近四千里流放之路,前途漫漫、风霜雨雪。
徐钦率领一群锦衣卫的军官们,也尽皆赶到,便装在此为他送别。毕竟同僚一场,蒋瓛犯的罪名也不大,更有徐钦这位大佬带头,就算是不看在往日的交情和他一力承担了所有罪责的情分,也要卖徐钦一个面子。所以众人还是极为真心实意的。
大家也都跟着徐钦,尽饮一碗酒,叫一声:蒋公珍重。就算是全了礼数,毕竟这是获罪发配,在公开场合点到即止。
一起在此送别他的,还有蒋家人。他们则是少了很多顾虑,况且这是真要分别,想到自己的丈夫、父亲将要远去辽东苦寒之地,还是做一个因罪发配的小卒,均是忍不住大哭起来。即使是知道内情最多的蒋家大小姐,也依然是泣不成声。
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皇命不可违,蒋瓛还是踏上了北渡的轻舟,消失在了长江淡淡的薄雾中。
回到城里的第二天,蒋家众人就搬去了铁心桥的民宅。由于断了进项,身份地位也不同了,蒋夫人不但归还了全部的官奴,也将府中的私奴帮佣全部遣散,只留了那位被都察院拿来说事的“阉奴”,以及蒋瓛早年救下的一对老夫妻,帮忙打理家中事务。
不过徐钦于公于私还是派了一个小旗的锦衣卫,把铁心桥的蒋隔壁小宅子盘了下来,作为一个据点。表面上是监视蒋家,实际上是继续保护他们,震慑宵小。毕竟谁也不敢冒着开罪锦衣卫的风险,甚至是开罪于皇帝的风险,去对已经没什么作用的蒋家人动什么手脚,倒也不用太过担心这方面的事,只需做出一个样子便可。
而徐钦的生活也回归了日常。虽是执掌锦衣卫,不过领导其实好做得很,只要你下面有几个会办事的部下,很多事都只需要确认一下,再签字用印就行了。反倒是没了借口,天天要风雨不改地早起为皇帝陛下站岗早朝,反倒是成了徐大少最苦的一项差事。
军器局工坊那边,新式火枪的试生产已经展开,同时还微改了几处人机工程,基本定型完成,下一步就是研究怎么扩大生产,提高效率的问题。经过完善之后的样枪,甚至已经交付皇帝陛下亲自审核。
作为兵器,颜值即战斗力的定律也算是亘古不变的,即使是初次接触近代火枪,但流畅的线条,华美的外形,轻易就征服了开国皇帝的欢心。而强悍的实战性能,更是让皇帝陛下有种立马让全军装备这种超级新生代兵器的冲动,只不过这种冲动在得知了价格之后,很快就打了退堂鼓。要知道,根据洪武二十六年的统计数据,大明帝国共计设立三百二十九卫,另六十五千户所,若是全部按标准编制,共计有一百九十余万大军。
当然,军旅出身的朱大老板自然能估算这等神兵利器对军队战力的提升,于是在夸奖了徐钦及军器局的努力之后,也下达了要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同时皇帝陛下也深知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喂饱的道理,大手一挥,二十万两的特别生产经费就划了过来,另外还有折算过来差不多八千两的研发奖励。
最重要的是,在徐钦的争取下,朱大老板许诺了,若新式火炮研制成功且让他老人家满意的话,可给军器局工坊的匠户们五个工部大使的恩衔。虽说只是区区九品的官职,但这对于那些匠户们而言,可比铜臭值钱多了,顿时都跟疯了一样加紧推进工程进度。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徐钦提出的砂模铸造工艺,只等进一步的微调和改进,以期铸造出符合徐钦设定指标的新式火炮。
徐妙锦这边的理论传授进度也极为喜人,在解决了少量的世界观瓶颈之后,徐三小姐连续刷了三套徐钦按照后世大致中考水准的物理化学试卷,获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平均分九十五以上的优异成绩,这还是徐大少故意在第三套考题里面出了几道超纲题的结果。
这让人不由得感叹,这妹子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顺利接受那个年代的全套教育的话,怕是进什么中科大少年班都有希望。
接下来就是更加艰深的高中知识,不过这进度就谈不上多快了,不过问题不在于徐妙锦学不会,反而是徐钦教不快。毕竟徐大少丢下这些东西也超过十年,即使当年成绩极好,也得慢慢回忆。
剩下的时间,徐三小姐也没闲着,她实际上已经找各种理由,寻了十来个五、六岁的无父无母的孩子,养在王府杂物房里专门开辟出来的一处小院子里。这些孩子们虽都是聪明过人,不过一来没有她那种妖孽的智商,二来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基础,还得从头慢慢教他们基本的识字、算术,之后才能过度到物理化学,想来至少也得三四年的时间,才能窥到科学的门径。
不过这作为一个开始,已经是非常伟大的一步了,徐钦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不敢奢求他们在十年之内发挥太大的作用。但这就是一颗种子,完全新时代的种子,再不济,十来年之后,徐大少手中便会拥有一批具备基础科学知识的人才,很多科技树的摊子就能铺开了。
倒是另一处的布局,这段时间杳无音信,让徐大少颇感意外。
本以为用一篇超越时代的股份制改革和帝国两大豪门的保护伞,可以轻松忽悠樊云和巨蛟帮成为自己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试验小白鼠的,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纵横黑白两道的大佬。至少在这段时间,双方进入了一种微妙的静坐对峙状态。徐钦知道他是动了心的,可他就是按兵不动,樊云也知道徐钦是别有用心,但徐钦也不打算强求。反正他们已经被徐大少盯上了,时间有的是,可以慢慢炮制。
至于私生活方面,在抛开了短期重压之后,徐大少也可谓是春风得意。
不知是由于他跟在皇帝身边的时间和频率上升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发现好像自己和自己的那位未婚妻江都郡主碰面的机会明显呈上升状态。
二人虽是各怀心思,但因为在这种无意的碰面之下,愈发的熟悉,再加上朱元璋有意无意的纵容,两人之间已经算是可以正常地说得上两句话的程度了。这也算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毕竟这婚事已经无可更改,两人逐渐熟悉起来,甚至看对眼儿了,总比陌生人般举案齐眉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再私下密会一下蒋小姐踏踏青,泛舟秦淮莫愁听关雎弹弹琴,回家让小采莲捶捶腿,这日子简直如神仙一般。徐大少简直像大声疾呼: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少爷生活啊!
蒋家在内城的宅子是一定要卖掉的。
就算是蒋绮雯确实和徐钦勾勾搭搭,甚至或是勾搭成功,她家里仍是罪臣之后的身份依然不会改变。而且蒋瓛在朝中的人缘可怎么都算不上好,在现如今蒋府所在的那样一个官宦成群的聚居区,蒋家人根本没办法生存下去。况且在他去职之后,那所宅子虽匹配的秩品不高,却也是一种僭越,在洪武时期,可是万万不妥的。
此时徐钦就连买家都差不多联系好了,新任的工部郎中孙显,前两天已经托人打听过了,这处宅子的规制对应的秩品也就是四五品,而且位置极好,他一个五品的郎中买来正合适。
至于外城铁心桥那处宅院,也算不得偏僻,只不过是处于正宗的平民区而已,也是按普通平民的规制建造的,不存在任何问题。并且外城也是京城,再加上继续派驻一两个小旗的锦衣卫半明半暗的护卫着,应该不至于出什么问题。
至于其他清查家产的问题,朱元璋也知道蒋瓛的为人,虽算不上是清廉如水,可也绝对算不上贪,所以也已经暗示徐钦,意思意思就行了。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默许,徐大少自然就很随便的意思意思咯。除了几件因功御赐的宝物、二十多个官奴和十倾赐田必须回收之外,其他的东西都留给了蒋家。
估摸一下,折算成银子,大致也有上万两,再不济,支撑他们这几个人几年的开销不在话下。至于以后,估计要找一张长期饭票还是很容易的。
这次探监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一直持续到了当天申时。甚至他们一家人还在监牢里吃了一顿特别的“团圆饭”,直到徐钦处理完了锦衣卫的事务,硬着头皮插进去,才宣告结束。
徐钦这也是没办法,放人进来探视是一回事,但总不能让她们一群女人在锦衣卫衙门里过夜吧?酉时一到,皇城的进出就会成为一件颇为麻烦的事,尤其是对没有官身的人而言。若是真让她们在锦衣卫衙门过夜,还不知道余怒未消、虎视眈眈的都察院会怎么花式弹劾他呢!
徐钦在下班的同时,顺道将蒋家人的马车送到了大中桥西,这才分道回府。
两天后,城外龙江渡。锦衣卫前任都指挥使,朝廷二品大员,朱元璋麾下第一鹰犬即将发配北疆。一旦踏上渡江的船,那便是正式流放,此去便是近四千里流放之路,前途漫漫、风霜雨雪。
徐钦率领一群锦衣卫的军官们,也尽皆赶到,便装在此为他送别。毕竟同僚一场,蒋瓛犯的罪名也不大,更有徐钦这位大佬带头,就算是不看在往日的交情和他一力承担了所有罪责的情分,也要卖徐钦一个面子。所以众人还是极为真心实意的。
大家也都跟着徐钦,尽饮一碗酒,叫一声:蒋公珍重。就算是全了礼数,毕竟这是获罪发配,在公开场合点到即止。
一起在此送别他的,还有蒋家人。他们则是少了很多顾虑,况且这是真要分别,想到自己的丈夫、父亲将要远去辽东苦寒之地,还是做一个因罪发配的小卒,均是忍不住大哭起来。即使是知道内情最多的蒋家大小姐,也依然是泣不成声。
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皇命不可违,蒋瓛还是踏上了北渡的轻舟,消失在了长江淡淡的薄雾中。
回到城里的第二天,蒋家众人就搬去了铁心桥的民宅。由于断了进项,身份地位也不同了,蒋夫人不但归还了全部的官奴,也将府中的私奴帮佣全部遣散,只留了那位被都察院拿来说事的“阉奴”,以及蒋瓛早年救下的一对老夫妻,帮忙打理家中事务。
不过徐钦于公于私还是派了一个小旗的锦衣卫,把铁心桥的蒋隔壁小宅子盘了下来,作为一个据点。表面上是监视蒋家,实际上是继续保护他们,震慑宵小。毕竟谁也不敢冒着开罪锦衣卫的风险,甚至是开罪于皇帝的风险,去对已经没什么作用的蒋家人动什么手脚,倒也不用太过担心这方面的事,只需做出一个样子便可。
而徐钦的生活也回归了日常。虽是执掌锦衣卫,不过领导其实好做得很,只要你下面有几个会办事的部下,很多事都只需要确认一下,再签字用印就行了。反倒是没了借口,天天要风雨不改地早起为皇帝陛下站岗早朝,反倒是成了徐大少最苦的一项差事。
军器局工坊那边,新式火枪的试生产已经展开,同时还微改了几处人机工程,基本定型完成,下一步就是研究怎么扩大生产,提高效率的问题。经过完善之后的样枪,甚至已经交付皇帝陛下亲自审核。
作为兵器,颜值即战斗力的定律也算是亘古不变的,即使是初次接触近代火枪,但流畅的线条,华美的外形,轻易就征服了开国皇帝的欢心。而强悍的实战性能,更是让皇帝陛下有种立马让全军装备这种超级新生代兵器的冲动,只不过这种冲动在得知了价格之后,很快就打了退堂鼓。要知道,根据洪武二十六年的统计数据,大明帝国共计设立三百二十九卫,另六十五千户所,若是全部按标准编制,共计有一百九十余万大军。
当然,军旅出身的朱大老板自然能估算这等神兵利器对军队战力的提升,于是在夸奖了徐钦及军器局的努力之后,也下达了要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同时皇帝陛下也深知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喂饱的道理,大手一挥,二十万两的特别生产经费就划了过来,另外还有折算过来差不多八千两的研发奖励。
最重要的是,在徐钦的争取下,朱大老板许诺了,若新式火炮研制成功且让他老人家满意的话,可给军器局工坊的匠户们五个工部大使的恩衔。虽说只是区区九品的官职,但这对于那些匠户们而言,可比铜臭值钱多了,顿时都跟疯了一样加紧推进工程进度。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徐钦提出的砂模铸造工艺,只等进一步的微调和改进,以期铸造出符合徐钦设定指标的新式火炮。
徐妙锦这边的理论传授进度也极为喜人,在解决了少量的世界观瓶颈之后,徐三小姐连续刷了三套徐钦按照后世大致中考水准的物理化学试卷,获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平均分九十五以上的优异成绩,这还是徐大少故意在第三套考题里面出了几道超纲题的结果。
这让人不由得感叹,这妹子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顺利接受那个年代的全套教育的话,怕是进什么中科大少年班都有希望。
接下来就是更加艰深的高中知识,不过这进度就谈不上多快了,不过问题不在于徐妙锦学不会,反而是徐钦教不快。毕竟徐大少丢下这些东西也超过十年,即使当年成绩极好,也得慢慢回忆。
剩下的时间,徐三小姐也没闲着,她实际上已经找各种理由,寻了十来个五、六岁的无父无母的孩子,养在王府杂物房里专门开辟出来的一处小院子里。这些孩子们虽都是聪明过人,不过一来没有她那种妖孽的智商,二来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基础,还得从头慢慢教他们基本的识字、算术,之后才能过度到物理化学,想来至少也得三四年的时间,才能窥到科学的门径。
不过这作为一个开始,已经是非常伟大的一步了,徐钦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不敢奢求他们在十年之内发挥太大的作用。但这就是一颗种子,完全新时代的种子,再不济,十来年之后,徐大少手中便会拥有一批具备基础科学知识的人才,很多科技树的摊子就能铺开了。
倒是另一处的布局,这段时间杳无音信,让徐大少颇感意外。
本以为用一篇超越时代的股份制改革和帝国两大豪门的保护伞,可以轻松忽悠樊云和巨蛟帮成为自己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试验小白鼠的,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纵横黑白两道的大佬。至少在这段时间,双方进入了一种微妙的静坐对峙状态。徐钦知道他是动了心的,可他就是按兵不动,樊云也知道徐钦是别有用心,但徐钦也不打算强求。反正他们已经被徐大少盯上了,时间有的是,可以慢慢炮制。
至于私生活方面,在抛开了短期重压之后,徐大少也可谓是春风得意。
不知是由于他跟在皇帝身边的时间和频率上升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发现好像自己和自己的那位未婚妻江都郡主碰面的机会明显呈上升状态。
二人虽是各怀心思,但因为在这种无意的碰面之下,愈发的熟悉,再加上朱元璋有意无意的纵容,两人之间已经算是可以正常地说得上两句话的程度了。这也算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毕竟这婚事已经无可更改,两人逐渐熟悉起来,甚至看对眼儿了,总比陌生人般举案齐眉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再私下密会一下蒋小姐踏踏青,泛舟秦淮莫愁听关雎弹弹琴,回家让小采莲捶捶腿,这日子简直如神仙一般。徐大少简直像大声疾呼: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少爷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