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网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7章 西征之一(一)

第7章 西征之一(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振武军,宋瑶是熟悉的。

    他们两家挨着呀。

    当初设置天德军与振武军,就是把他两个做友邻安排的。

    朝廷的基本思路就是控制阴山、河套,制约左近胡儿,所以,两军在历史上就是好战友。

    只不过呢,自李国昌做了振武军节度使,跟朝廷一度闹得很不愉快。后来李家父子造反,天德军也参与了讨伐李家父子的战事,也算结了仇怨。

    不过后来嘛,又峰回路转了。

    因为黄巢闹得欢,李家父子招安了,又是好朋友了。

    尤其是最近几年朝廷完蛋,天德军几乎称为弃子,反倒是河东时常还送点钱粮过来拉兄弟一把。虽然不多,但苍蝇再小也是肉啊。而这些钱粮,就是从振武军那边送过来的。

    所以,宋将军一向比较关注东边的局面。

    振武军节度使,之前多年都是李克宁,但这厮去年被侄子杀了,转眼李存勖又被辽王砍了脑袋,然后这两年就又没人管他天德军的肚皮了。

    好在这里还有几万户人,有民田,有屯田。本地能产点粮食,抽空抓个小部落抢一把,也就还能勉强维持。

    然而,天德军毕竟逼仄,没个大树依靠,天德军到底也就是个苟延残喘,凉凉是早晚的事。

    所以宋瑶心中十分焦虑,四处打听,看找哪家山头拜拜。

    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最大的山头当然是梁朝,兵精粮足,势头最盛。

    南边定难军就拜了梁朝做大哥。

    问题是,定难军人强马壮,人家就是要个名头,有无实惠没所谓。

    天德军不同,他宋某人是名头、实惠都需要。如果只给个空名,意思不大。奈何天德军远在黄河以北,南边隔着定难军以及关中诸镇,不但距离远,而且道路崎岖,一路都是饿死鬼,就算梁朝肯出血,这个实惠也很难到手。

    往西是河西,往北是胡儿,这想都不用想。

    所以,在宋瑶心里,唯一的可能还是东边这位老邻居。

    怎奈何那边去年杀得太狠,胡儿一波一波玩命地往西跑,唬得宋将军也有点心惊,这是来个什么杀神么?

    哎,今天人家主动来送钱了,这个姿态很友好啊。

    却听十三郎道:“我家大帅原为义武节度使,郑公守义是也。”

    宋哥闻言干脆翻身下马,道:“郑帅来啦。快快,引我去见。”

    做戏要做全套的宋将军,穿着铁甲步行半里地,来在郑守义大纛前,已经是汗流浃背,豆大的汗珠,不要钱般从额角滑落。

    宋瑶对着老黑就拜了下去:“某等盼……安郑公如婴孩之……日盼母,久久旱之盼……安甘霖,郑公何何来之迟也!”

    一开口就给二爷整得懵圈。

    忙把笑容挂起,郑大帅翻身下马道:“将军折煞我也。”

    心说这他妈是谁啊?

    十三郎心曰,这老王八眼睛挺贼啊,就能认得老黑。解说道:“郑帅,此乃天德军防御使宋公。宋帅,这是我振武军节度使郑帅。”

    宋瑶一抬头,已是双眼垂泪,道:“郑……郑帅,兄……兄弟苦啊,盼盼星星盼月亮,可算盼得郑帅来。走,速速入城。”眼角往后直瞄,不是说来劳军么,财货怎么没看到呐。

    ……

    城内。

    面对这一桌酒肉,郑二心说,这苦么?

    看那个酒坛子,这是柳烧吧。

    郑大帅道:“冒昧了。本该先遣使者来通个信,奈何道路不熟,又恐路途有失,我便自己来了。万望宋帅包涵呐。”

    宋瑶端起酒碗道:“岂岂敢。郑帅千里来访,荣幸之至。来来,满饮此酒。”

    “引胜!”郑二看宋哥先喝了,才昂首灌下。

    宋瑶道:“久闻郑郑帅威名,今日得见,果果不虚传。”

    郑守义假意谦虚道:“啊哈哈,俺有个甚威名。”

    宋瑶却一本正经地说:“怎么没有?前不久,有伙契契丹从北边路过,还来买粮。说起郑帅威名,那……那真是,啊……

    说着就有点说不下去。

    郑守义也不让宋瑶犯难,接口道:“哼哼,这帮蠢猪嘴里能吐出象牙来?无非咒爷爷不得好死。哈哈,怕他怎的。”

    “哈哈。”宋瑶跟着笑了一声,把这个差点聊死的话题揭过。“哎,郑帅不是在义武么,怎怎么来了振武军?”

    郑守义信口雌黄道:“去岁父王归天,辽王与我要来奔丧。李存勖这厮恁地无礼,不但闭门不纳,还发兵打我。

    那爷爷也不能引颈就戮嘛,便失手打死了这厮。

    嗯。你也知道,河东百姓这些年苦啊,辽王岂能忍心。

    本来我在义武,辽王说,山北胡儿闹得欢,让某来看管着,便来了。”

    宋瑶心说,放屁。你们就是看着李鸦儿死了,趁火打劫,还把屎盆子扣到李亚子脑袋上了……真是,高啊。

    那消息就算是坐实了。

    卢龙与河东已经连成一片,还有义武、义昌二镇为藩篱,宋瑶将军盘算,这就不比梁朝差许多了呀。

    想想自己没有着急向梁朝上表效忠是对的。

    方才已有探子回报,东边大批牛羊在过来。宋瑶在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一个大概。这厮来,确实是带着善意来,但是那牛羊定是顺手抢的。

    卢龙军打草谷那是有口皆碑地,一点都不意外。

    眼珠子转转,宋瑶道:“哎呀,某地处边僻,孤孤陋寡闻。难得郑帅亲来,还望不不吝赐教啊。”

    “说反了吧。”郑爷道,“我初来乍到,今次是专程来请教地。”

    “岂岂敢。”

    “唉。都是军中好汉子,我直说。”郑守义道,“来振武军,我是想做一番事业。这阵子我也跑了几处,十分难过啊。

    几百上千里地,没什么人呐。

    也就过中城有些人口,你这里我看不错。

    你看,我在东头,你在西头,既是远亲,也是近邻,不妨多多往来,互相帮衬一把。需要宋帅出力,我一定开口,有用上郑某人处,你也不要客气。

    嗯,大体这么个意思。”

    宋瑶闻言,道:“郑郑帅快人快语,嗯,我也正有此意啊。”把嘴一擦,道,“河外各城日子难过啊,坐地等死。”心说,可不是一路无人么,都跑了,胆大没跑的这不也被你杀了。

    郑守义奇道:“这左近蕃儿如此嚣张么?”

    “蕃蕃儿还成,尚且镇得住。奈何看不到亮啊。”宋瑶苦着脸道,“北面是回鹘、黠嘎斯人,南边是党项羌。

    如如今镇得住,皆因彼辈一盘散沙。可是哪日出个雄雄主呢?

    山……山北,十几几十万胡儿有吧?河南党项、杂虏,几几十万有吧?我我这他妈就是独木难支啊,天天睡……睡觉都不踏实。”说着狠狠咬下一口羊腿肉来,形容愤恨。

    郑爷一听,眼睛发亮:“如此多胡儿么,有好多牛羊?”

    宋瑶道:“十万胡儿,那那不得有个一二百万头牛羊才活得下来。”

    百多万?

    郑守义抠着胡子盘算。

    宋瑶见状也不急,让他慢慢消化。

    过得半晌,郑守义道:“你说说附近胡儿都是什么底细。我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啊。”

    宋瑶道:“回回鹘,郑帅不陌生吧?”

    郑守义答曰:“晓得。我军中就有不少回鹘遗种。”

    “这些年,回鹘,黠嘎斯其实,都都不大行。”宋瑶摇唇鼓舌,分析道,“比比较麻烦是党党党党……项。”说着就有点激动,手里酒碗都洒了。

    “党项?”郑守义表示比较茫然。

    宋瑶道:“容……容我细表。”

    喝一口酒压压惊,宋瑶说:“这党……党项,本是西羌一支,原在青海、大非川一带。武德年间归顺我朝。后因吐蕃侵凌,陆续内迁,在河西一带。

    仆固怀恩反反叛时,党项与吐浑有从逆,后被镇压。

    余余众又被迁来银……夏一带。

    叛叛服不定。

    巢乱时,党项拓跋家势大,借出兵平乱之机,窃……据定难军夏州节度使,夏绥银宥诸州尽在其手。然这厮不思报效,反投了逆梁。

    是可忍熟不可忍!

    拓跋家这些年很……不安分呐,勾连左近羌人,所谋者大……大呀。”

    郑守义对这边东西南北全没概念,宋使君便一面说,一面手指沾水,在案几上给郑爷画图。

    这就明白了,原来这夏、绥就在黄河以南,怪不得这厮义愤填膺。他天德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边上趴着个定难军,能不上火么。

    好小子,是想鼓动自己帮他打定难军?胃口大不大了点。

    见郑二若有所思却没急着表态,宋瑶也不再讲这事,一夜吃酒不提。

    次日清晨,郑守义打着呵欠起床,一推门,就看张忠在门口等着。

    “啊呦,监军使这是有事?”

    小中官给郑老板递个眼色,拉着他进屋落座,道:“主公,宋瑶这是想让我军为他火中取栗啊。”

    “你看出来了。”郑守义道,“不怕他没想法,爷爷只怕他无欲无求。本来以为人家缺钱,到此一看,怕不有几万户?比老子朔州还人口丰盛些。

    正愁没个抓手,他既有意这定难军,不妨听听他说。

    干与不干,却不在他。”

    张忠见说,道:“主公这般说,奴便放心了。”

    “切,你不放心。爷爷若是这般好哄,坟头早不得一丈高了。这两日,你遣人四处转转,瞧瞧本地风土人情。

    那个甚定难军么,爷爷没兴趣,但是抢些牛羊回去是正经。”郑大帅得了这个振武军,如今真是穷得发慌,走哪都想抢一把,“回程时,中城那边,有愿走者都带回去,不愿走也不勉强。去罢。”

    用罢午饭,宋瑶将军晃晃悠悠又来陪吃。

    如此数日。郑守义自带了许多牛羊,也不白吃宋瑶,分他一半畜牲劳军。

    五月二十三日。

    看看牛羊吃了大半,与宋将军与叙了同僚之谊,郑大帅就要动身返回。

    宋将军听说,一把扯住黑爷,道:“郑……郑帅何往?”

    “出来快有一月,家中诸事繁杂,还要忙碌啊。”郑守义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就是胡说八道。家里的杂事有啥时候累着他了,除了练新兵他跟着,种田拢钱都是刘三哥在忙。

    哦,如今郑老四家里买卖不做,也跟着刘三哥管钱粮。

    在外还有个小安。这厮准备将院子从定州开过来。本来想直接搬走,但是那边的杀才们死活不让,所以只能将部分骨干带走,定州的院子还得继续营业。

    宋瑶搞不清郑哥这是真的要走还是拿班儿,十有八九是拿班儿。但是宋哥不敢赌啊。人家背后有辽王做大哥,卢龙、河东做后盾,他宋瑶有个蛋。只好开口说:“郑帅,有个买卖,不知尊意肯否……

    戏肉来了。

    郑爷身子前倾,作好奇状,道:“去抢哪家?”心说,好小子挺能装,爷爷不说走,你是不是还不开口呢。

    哼哼。

    宋瑶道:“拓跋家,敢敢不敢。”

    “拓跋家?哪个拓跋家。”

    “夏州啊。”

    郑爷这几天对附近也算有点了解,道:“他家不是赐姓李了么?”

    “啐!”宋将军道,“叛臣贼子,国姓他……他也配。”

    郑哥才不在乎拓跋家配不配国姓,只将脑袋一顿猛摇,跟拨浪鼓也似,道:“抢个部落破个寨子罢了。攻城么,弄不成弄不成。”

    “郑郑帅莫急,待我细细说来。”

    宋瑶喝口水润润喉咙,道:“拓拓拔思恭死后,其弟思谏接位。

    去岁,思谏也死了,思恭之孙拓跋彝昌上台。

    结果呢,今年初,夏州节度使高宗益反……反了,彝昌被杀。

    谁想到转头这厮又被杀了。

    如今推了个拓跋仁福上来。

    拓跋家百年积蓄,尽……尽在夏州城中。

    定难军接连换帅,元气……元气大伤,乱得可以。

    郑帅,你这里马多,我我也凑得一千精骑。你我合兵一处,取了夏州,不不比抢几个破落户……肥么?”

    可能是感觉说得过于赤裸裸,宋将军又往回收,道:“那拓跋家附逆,灭了这厮,扶个忠臣义士上上位,公私两便嘛。”

    咱宋将军义愤填膺,只差没把“忠臣义士”四个字贴自家脸上了。

    眼见郑爷依旧沉吟不语,宋瑶也不装了,继续加料道:“郑帅!恩人哪!可可怜可怜宋某吧。

    这日子提心吊胆他他难过啊。

    如能成就好事,夏……夏州财货,俱归郑帅。

    哎,缺人么,党项羌种地放马都不差,弄走,都弄去振武军给郑帅扛活。”

    看看郑大帅还不点头,宋瑶再道:“郑帅,河南地历称富庶,今有党项、杂虏十数万,牛羊上百万,便是拿……不下夏州,亦不白走一趟。

    若机缘巧合取得夏州,则是锦上添花。

    里外有赚,左右不亏啊。”

    郑守义看看再不吐口,这友谊的小船就得翻了。

    老郭这两天也在附近打听明白,中套这块确实不错。不论往北往南,都有可为。从阴山北麓抢回去,是郑爷做的备手。

    如今有了宋瑶这个内奸带路,抢河南地?

    这厮会不会使坏呀。

    “宋帅,兹事体大,容某细思。明日答复可否?”

    宋瑶心曰,还想个锤子,干吧。

    面上却是万分恭谨,叉手道:“静候佳音。”

本站推荐: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神医毒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神医嫡女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嫂子的诱惑明朝败家子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都市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