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三李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到了年底,各地的朝集使也陆续抵达京城。连北方几道的宣抚使、大都督、都督、刺史等也都到了。
到京的朝集使们,惯例要拜访京中的宰相们。
李家的大门门槛,最近一段时间都快被这些封疆大吏们给踩烂了。
年三十,李靖李绩,这大唐帝**界双璧、北方双雄,也联袂来访。沏上一壶好茶,闲聊几句之后,二人也开始提出了拜访的目的,他们想要李超支持他们明年的进攻突厥计划。
李靖个子很高,长的并不是那种虎背狼腰的魁梧大汉型,而是比较修长,穿着一身锦袍的他,实际年纪都五十五了,倒更像是一个老书生胜过一个边帅。与他的义兄虬髯客张仲坚相比,李靖看着老多了。
满脸的皱纹,胡子都有些花白。用李靖的话,他以前在代北为将多年,后来戎马半生,四处转战,不免就老的快了。
李靖也算是大器晚成,少年就成名,被舅舅大隋名将韩擒虎称为兵家奇才。十六岁,就当了长安县的功曹。但此后,却一直仕途不显,官职不高,当的是些兵部驾部员外郎这样的官职,直到四十余年,才出任马邑郡丞,算是与统兵沾上边。
真正让李靖开始军界扬名,还是在加入了李唐之后,他做为李孝恭的副手,在平定东南的一系列战事之中,大显身手,屡战屡胜,攻无不破。
而后,又得了李超的推荐,在新朝中被皇帝授为河东道大都督,两次联手李绩出击突厥,均取得骄人大胜。
越发的让大唐战神之名流传。
与李超李靖并称为大唐军界三神的兵神李绩,今年刚刚三十。正当而立之年,比李靖年轻了二十五岁的李绩,功绩地位却并不比李靖低,甚至在大唐的资里,还要高上那么几分。李靖还未封爵之时,李绩就因为带着李密地盘兵马降唐,而父子俱封国公。
此后在河南河北的战场,虽然打了好几个败仗,还被俘过,可因为对大唐忠心耿耿,却是深得李唐信任,尤其是当时的局势下,这个手里有地盘有兵马的河南降将,十分重要,朝廷也不等闲对待。
只是因为在李世民夺嫡一事上,没有直接支持,这让他在新朝开始没能如李超等人那般得到信任。不过也多靠李超支持,才得以继续镇守一方。如今凭着实打实的功绩,也算是在新朝武将之中,站稳了自己一席之地。
今天战神和兵神跑来找军神,三神齐聚首,倒不是要来论个兵法讨论个战阵什么的。
两人一番寒喧过后,直入主题。不为别的,就是想劝李超支持他们明年向突厥反击。二李一在河东一在河北,正是对抗突厥的最前沿。
如今突厥内乱,狗咬狗打了大半年,还没有分出胜负。上次二李越过长城,杀入阴山下,只抢了不少年羊人口,结果就被朝廷要求撤军。
撤回长城下后,干看了半年的戏,二李都有些不耐烦。
北方内乱,打的一踏煳涂,多好的机会啊。
他们也知道今年朝廷多事之秋,北方灾情严重。但正因此,越应当出兵突厥啊。趁着突厥内乱,狠狠的抢他娘的。
抢他们的牛,抢他们的羊,抢他们的骆驼,连他们的肉干都给抢光。
大唐在北方边境屯着十几万兵马呢,如果开战,起码总能以战养战,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再费力供应吧?
要是不抢,明年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北方干旱,边境上屯田也难啊。只靠自己放牧,哪及的直接去抢呢。
关键还是现在好抢,要是难抢,他们也就不这个话了。
李超不是兵部尚书,但李超是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是政事堂的宰相之一,还是太子太师,太子詹事,深得皇帝的倚重信任。
他们深知,今年才刚二十五岁的李超,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看起来更像是个富家公子的年轻人,其实在帝国中枢,话非常有影响力。
他们甚至明白,大唐这两年对外的策略,其实大多是出自李超之手。李超打,皇帝考虑也会慎重考虑。李超若不打,皇帝也会听取他的意见。就如上次朔方,李超要打,皇帝最终便放权给他,大唐北方各道,都做好了准备开打。
结果李超临开战,又不打,皇帝最终也取消了开打的命令。
李靖端着李家精致的白瓷杯,“这是邢窖产的白瓷?怎么这般薄透,白中透青,品质大好啊。”
李超笑道,“我从河北请的老窖匠,然后在江南西道的饶州新平县,在那里新建了窖烧瓷器,那里有上好的瓷土。我们的工匠吸引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创制出了新的瓷器品种,就是这种青白瓷。”
瓷器可是外销利器,李超老早就打上瓷器的主意了。唐初,瓷器有两大窖,河北邢窖的白瓷,和江浙越窖的青瓷,各有所长,非常有名。但李超可是深知,景德镇才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瓷都啊,景德镇的瓷器那才是外销最有名最大量的。
景德镇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的美称,曾经大量出口欧洲。
李超从河北的邢窖和浙江一带的余姚等地的越窖请了许多瓷器匠人,在江西饶州昌江南后世景德镇的位置上,兴建瓷窖,几经试验研究,加上李超提供的一些工艺技术,最终成功的烧出了青出于蓝更甚于蓝的青白瓷器。
如今青白瓷窖所在的那个地方,也因此而兴盛起来,成了一座新兴的镇,李超还取名景德镇。
李靖看着手里如玉一样的青白瓷杯,心中感叹着李超妖孽。一面越发的坚定要服李超,支持他们明年用兵计划的打算。
“文远真是好本事,样样精通,不但用兵如神,这格物致知,商贾交易也都如此厉害啊。”李绩笑着道,当年他眼里的一个后生辈,如今却已经到了他需要仰望的高度了。
“商场也如战场,其实都是一法通百法通的事情。来,尝尝我家茶庄制的这个武夷山大红袍。这可是上等的乌龙茶,上好品质,看这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此茶最是提神益思,能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毒防病,消食去腻。而且这茶还耐冲泡,一壶茶冲泡个七八次仍有香味。”
“不过要品大红袍,必须得按工夫茶壶杯细品慢饮的方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神韵。”
李超是这个时代品茶潮流的引导者,过去人们煎茶,茶中添加各种佐料。制茶的技艺也是以蒸制的茶饼为主,李超带来了炒茶工艺,甚至把茶味按工艺分成了红绿青黄白黑花等各种茶,饮茶方式也改为冲泡为主。
现在富贵人家喝茶,也早改为泡茶,仅这一,就让李超十分得意,他改变了中国古代茶叶的史。
冬日里喝乌龙茶,当然得是功夫茶。
李超也把功夫茶的这套带来了,李家就有专门泡工夫茶的侍女,技艺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看她泡茶,那真是如同观赏舞蹈一般赏心悦目。
“早知道文远讲究吃喝,却不料如此的讲究,喝壶茶,居然也有如此多的名堂啊。”李靖感叹着,也不知道这话是称赞还是什么。
不过李超就当做是称赞了。
这不叫奢侈**,而是对生活的追求。人吃饱喝足之余,就不再只是满足于温饱了,就会追求更品质的生活,想吃的精致,穿的更美观,这都是人之天性。
一道茶,其中包含着多大的产业链啊。种茶采茶炒茶卖茶,百姓种茶增加了收入,朝廷收茶税增加了税收,商人们贩卖茶叶增加了利润,而百姓喝到茶叶,也提高了生活品质。
很多事情都是息息相关的,饮茶之风大盛,茶叶种植更多,甚至成为重要的外销产品,同时也带动着对外贸易,甚至是茶具等等产业的兴盛。
一片茶叶,看似微,其实却非常的重要。
“这茶确实味道好,给我来百十斤吧。”李绩笑着道。
“百十斤?你真当这是卖给突厥人的刀子茶啊?刀子茶你要一千斤我都能给,万斤都不成问题,那茶叶反正就是连叶带茎一起拿刀子摘下来的,要多少有多少。但这可是武夷山大红袍啊,一年可没多少。你想要,我最多匀两斤给你,多了还真没。而且你若要这茶,还得派两个侍女过来,让我家茶婢教她功夫茶的泡法。”
李靖倒是好话,“那给我也匀两斤。”
李绩却道,“文远啊,以前你可是喊我李叔的啊,这关系就值两斤大红袍?”
“现在我也喊你叔,可也只有两斤。”李超是不肯松口。李家茶庄多,各种各样的茶,弄的是风声水起的,李家茶的品牌是做起来了,但各种好茶,产量确实不高。
李绩笑道,“好吧,既然你茶叶不肯多给,那你拿其它的补偿下你李叔。你替我们在政事堂上,把明年进攻突厥的计划提一下吧,这事你多支持一下就好了。”
“李叔你在这等着我呢?好,那事我会仔细的研究研究,然后写个折子,拿到政事堂上,与诸位宰相和陛下一起商议的。”李超很痛快的应道。
这答应的爽快,倒让李绩和李靖有些意外了。他们之所以来李家,那是因为他们先前都上过好些道折子,提议用兵计划了。
可每次都石沉大海。
这次来找李超,也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借助他的影响力。想不到,李超还真的二话不就应下了。(未完待续……)
到了年底,各地的朝集使也陆续抵达京城。连北方几道的宣抚使、大都督、都督、刺史等也都到了。
到京的朝集使们,惯例要拜访京中的宰相们。
李家的大门门槛,最近一段时间都快被这些封疆大吏们给踩烂了。
年三十,李靖李绩,这大唐帝**界双璧、北方双雄,也联袂来访。沏上一壶好茶,闲聊几句之后,二人也开始提出了拜访的目的,他们想要李超支持他们明年的进攻突厥计划。
李靖个子很高,长的并不是那种虎背狼腰的魁梧大汉型,而是比较修长,穿着一身锦袍的他,实际年纪都五十五了,倒更像是一个老书生胜过一个边帅。与他的义兄虬髯客张仲坚相比,李靖看着老多了。
满脸的皱纹,胡子都有些花白。用李靖的话,他以前在代北为将多年,后来戎马半生,四处转战,不免就老的快了。
李靖也算是大器晚成,少年就成名,被舅舅大隋名将韩擒虎称为兵家奇才。十六岁,就当了长安县的功曹。但此后,却一直仕途不显,官职不高,当的是些兵部驾部员外郎这样的官职,直到四十余年,才出任马邑郡丞,算是与统兵沾上边。
真正让李靖开始军界扬名,还是在加入了李唐之后,他做为李孝恭的副手,在平定东南的一系列战事之中,大显身手,屡战屡胜,攻无不破。
而后,又得了李超的推荐,在新朝中被皇帝授为河东道大都督,两次联手李绩出击突厥,均取得骄人大胜。
越发的让大唐战神之名流传。
与李超李靖并称为大唐军界三神的兵神李绩,今年刚刚三十。正当而立之年,比李靖年轻了二十五岁的李绩,功绩地位却并不比李靖低,甚至在大唐的资里,还要高上那么几分。李靖还未封爵之时,李绩就因为带着李密地盘兵马降唐,而父子俱封国公。
此后在河南河北的战场,虽然打了好几个败仗,还被俘过,可因为对大唐忠心耿耿,却是深得李唐信任,尤其是当时的局势下,这个手里有地盘有兵马的河南降将,十分重要,朝廷也不等闲对待。
只是因为在李世民夺嫡一事上,没有直接支持,这让他在新朝开始没能如李超等人那般得到信任。不过也多靠李超支持,才得以继续镇守一方。如今凭着实打实的功绩,也算是在新朝武将之中,站稳了自己一席之地。
今天战神和兵神跑来找军神,三神齐聚首,倒不是要来论个兵法讨论个战阵什么的。
两人一番寒喧过后,直入主题。不为别的,就是想劝李超支持他们明年向突厥反击。二李一在河东一在河北,正是对抗突厥的最前沿。
如今突厥内乱,狗咬狗打了大半年,还没有分出胜负。上次二李越过长城,杀入阴山下,只抢了不少年羊人口,结果就被朝廷要求撤军。
撤回长城下后,干看了半年的戏,二李都有些不耐烦。
北方内乱,打的一踏煳涂,多好的机会啊。
他们也知道今年朝廷多事之秋,北方灾情严重。但正因此,越应当出兵突厥啊。趁着突厥内乱,狠狠的抢他娘的。
抢他们的牛,抢他们的羊,抢他们的骆驼,连他们的肉干都给抢光。
大唐在北方边境屯着十几万兵马呢,如果开战,起码总能以战养战,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再费力供应吧?
要是不抢,明年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北方干旱,边境上屯田也难啊。只靠自己放牧,哪及的直接去抢呢。
关键还是现在好抢,要是难抢,他们也就不这个话了。
李超不是兵部尚书,但李超是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是政事堂的宰相之一,还是太子太师,太子詹事,深得皇帝的倚重信任。
他们深知,今年才刚二十五岁的李超,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看起来更像是个富家公子的年轻人,其实在帝国中枢,话非常有影响力。
他们甚至明白,大唐这两年对外的策略,其实大多是出自李超之手。李超打,皇帝考虑也会慎重考虑。李超若不打,皇帝也会听取他的意见。就如上次朔方,李超要打,皇帝最终便放权给他,大唐北方各道,都做好了准备开打。
结果李超临开战,又不打,皇帝最终也取消了开打的命令。
李靖端着李家精致的白瓷杯,“这是邢窖产的白瓷?怎么这般薄透,白中透青,品质大好啊。”
李超笑道,“我从河北请的老窖匠,然后在江南西道的饶州新平县,在那里新建了窖烧瓷器,那里有上好的瓷土。我们的工匠吸引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创制出了新的瓷器品种,就是这种青白瓷。”
瓷器可是外销利器,李超老早就打上瓷器的主意了。唐初,瓷器有两大窖,河北邢窖的白瓷,和江浙越窖的青瓷,各有所长,非常有名。但李超可是深知,景德镇才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瓷都啊,景德镇的瓷器那才是外销最有名最大量的。
景德镇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的美称,曾经大量出口欧洲。
李超从河北的邢窖和浙江一带的余姚等地的越窖请了许多瓷器匠人,在江西饶州昌江南后世景德镇的位置上,兴建瓷窖,几经试验研究,加上李超提供的一些工艺技术,最终成功的烧出了青出于蓝更甚于蓝的青白瓷器。
如今青白瓷窖所在的那个地方,也因此而兴盛起来,成了一座新兴的镇,李超还取名景德镇。
李靖看着手里如玉一样的青白瓷杯,心中感叹着李超妖孽。一面越发的坚定要服李超,支持他们明年用兵计划的打算。
“文远真是好本事,样样精通,不但用兵如神,这格物致知,商贾交易也都如此厉害啊。”李绩笑着道,当年他眼里的一个后生辈,如今却已经到了他需要仰望的高度了。
“商场也如战场,其实都是一法通百法通的事情。来,尝尝我家茶庄制的这个武夷山大红袍。这可是上等的乌龙茶,上好品质,看这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此茶最是提神益思,能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毒防病,消食去腻。而且这茶还耐冲泡,一壶茶冲泡个七八次仍有香味。”
“不过要品大红袍,必须得按工夫茶壶杯细品慢饮的方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神韵。”
李超是这个时代品茶潮流的引导者,过去人们煎茶,茶中添加各种佐料。制茶的技艺也是以蒸制的茶饼为主,李超带来了炒茶工艺,甚至把茶味按工艺分成了红绿青黄白黑花等各种茶,饮茶方式也改为冲泡为主。
现在富贵人家喝茶,也早改为泡茶,仅这一,就让李超十分得意,他改变了中国古代茶叶的史。
冬日里喝乌龙茶,当然得是功夫茶。
李超也把功夫茶的这套带来了,李家就有专门泡工夫茶的侍女,技艺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看她泡茶,那真是如同观赏舞蹈一般赏心悦目。
“早知道文远讲究吃喝,却不料如此的讲究,喝壶茶,居然也有如此多的名堂啊。”李靖感叹着,也不知道这话是称赞还是什么。
不过李超就当做是称赞了。
这不叫奢侈**,而是对生活的追求。人吃饱喝足之余,就不再只是满足于温饱了,就会追求更品质的生活,想吃的精致,穿的更美观,这都是人之天性。
一道茶,其中包含着多大的产业链啊。种茶采茶炒茶卖茶,百姓种茶增加了收入,朝廷收茶税增加了税收,商人们贩卖茶叶增加了利润,而百姓喝到茶叶,也提高了生活品质。
很多事情都是息息相关的,饮茶之风大盛,茶叶种植更多,甚至成为重要的外销产品,同时也带动着对外贸易,甚至是茶具等等产业的兴盛。
一片茶叶,看似微,其实却非常的重要。
“这茶确实味道好,给我来百十斤吧。”李绩笑着道。
“百十斤?你真当这是卖给突厥人的刀子茶啊?刀子茶你要一千斤我都能给,万斤都不成问题,那茶叶反正就是连叶带茎一起拿刀子摘下来的,要多少有多少。但这可是武夷山大红袍啊,一年可没多少。你想要,我最多匀两斤给你,多了还真没。而且你若要这茶,还得派两个侍女过来,让我家茶婢教她功夫茶的泡法。”
李靖倒是好话,“那给我也匀两斤。”
李绩却道,“文远啊,以前你可是喊我李叔的啊,这关系就值两斤大红袍?”
“现在我也喊你叔,可也只有两斤。”李超是不肯松口。李家茶庄多,各种各样的茶,弄的是风声水起的,李家茶的品牌是做起来了,但各种好茶,产量确实不高。
李绩笑道,“好吧,既然你茶叶不肯多给,那你拿其它的补偿下你李叔。你替我们在政事堂上,把明年进攻突厥的计划提一下吧,这事你多支持一下就好了。”
“李叔你在这等着我呢?好,那事我会仔细的研究研究,然后写个折子,拿到政事堂上,与诸位宰相和陛下一起商议的。”李超很痛快的应道。
这答应的爽快,倒让李绩和李靖有些意外了。他们之所以来李家,那是因为他们先前都上过好些道折子,提议用兵计划了。
可每次都石沉大海。
这次来找李超,也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借助他的影响力。想不到,李超还真的二话不就应下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