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太子啊,咱们比不过李家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承乾本来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直到李世民叫他过去吃饭的时候,递给他一份报纸。
《帝国时报》,这是一份新创办的报纸,与五日一刊行的半月谈不同,这份新创刊不久的时报,更突出的是一个即时的核心。虽然如今大唐的报纸并不只有半月谈一家,但帝国时报却是头一家每日发行刊印的报纸。
帝国时报也是利用帝国的水陆驿站系统,采用在长安、洛阳、太原、襄阳、扬州、成都、金陵、广州、凉州、幽州、洪州十一座大城同时刊印,然后四方配送的办法。
这是半月谈办刊到现在的成熟发行方法,他们采用的是多个编辑部组稿,然后一确定稿子,就利用飞鸽系统,把样刊传到十一个分社。十一个分社,利用活字印刷组版然后印刷,再用那套成熟的水陆驿站系统,把这些印刷好的报纸第一时间的分发到各州。
大唐现在十八个道,三百余州,他们已经能做到当天刊印当天发行,就能覆盖到全国近一百个州,然后第二天,基本上所有的州都能收到报纸,最迟第三天,差不多九成以上的县,都能收到报纸了。
虽然对有些地方来说,他们拿到的报纸,已经是昨天前天的了,但这个速度,依然让天下人惊讶不已。
相比起五天一刊的半月谈,一天一期的时报,哪怕有的地方落后一两天才看的到,可依然还非常受欢迎。
至于处于总社所在的襄阳城的人来说,他们更是天天都能看到最新鲜出炉的报纸。昨天发生的消息,基本上第二天的下午就能看到了。
其实帝国时报不是早报,应当是份晚报,因为这报纸最快也是午后才能拿到手,但昨天的事情今天就能足不出户的在报纸上看到,依然是让人惊讶和欣喜的。
就连皇帝李世民,现在都雷打不动的订阅着多份报纸,基本上现在市场上有的报纸杂志周刊这些,他全都订了。当然,他更喜欢看半月谈和时报,这两份都是由李记掌握的。
李记办的报纸,消息准确,时效性强,而且比较客观,虽然广告比较多些,但李世民也挺喜欢看上面的广告,这些广告都打的比较有特点,而且看这些广告,有时也能从中看到不少奏章里看不到的东西。
他还有一个比较喜欢的版块,就是民生经济版,特别喜欢看上面各种物价啊,招商出租招聘等广告,这才是真正的民生反应。
襄阳城的房租几何,商铺卖价多少,今日的肉多少钱一斤,米多少钱一斗,蔬菜又是什么价格,百姓做工又多少钱,一目了然。
当然,报纸上会刊登不少新闻消息,比如朝廷刚公布的中枢人事调整,新的十一个宰相名单,这报纸上就都刊登了。
时报今日头版头条,就是这个消息。后面有大量篇幅,就是介绍这十一位宰相的履历的,评论还都十分客观。哪怕这报纸其实东家是李超,可也没有对李超过份吹嘘美化。
当然,百姓肯定比较喜欢看这些,但李世民对这个则没什么兴趣,宰相们是他选的,每个人的履历他更清楚,甚至许多隐秘的信息他都掌握了许多。
今天的时报上,有一个消息比较让李世民感兴趣。
那就是李家在报上刊登了他们家招募读书人,最终考试的结果,上面有一个录取名单。
李家录取的人并不多,总共一千一百多人参加他们的考试,最终只录取了一百人,甚至都没有达到事先说的十比一。
承乾接过报纸。
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名字,并不是他。
那个名字不是李承乾,也不是李承宗。
他有些惊讶,记得当时考试出来时,可是有许多人都称考试很难的,而且他自己也觉得,这次考试内容,很杂,甚至比朝廷的进士科都严了。
但他自己考的还是不错的。
再往下看,第二名,也没有他。
第三名,还是没有他。
一直往下看,结果在第十三名,承乾才看到了李承宗这个名字。
看完后,他有些惊讶。
自己居然才考了十三名?
李世民打量着太子的反应,看到他只是惊讶而已,但是有点放心了。他听说太子对这次考试很有自信,还担心他成绩不是太好,而心情不好呢。
“朕派人打探过了,李家这次考虑的录取名单,很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什么猫腻,包括你的成绩,他们也没有动过。李家知道你参加考试的人不超过五个,但他们都没有调整最终的这个录取名单。第十三名,这是你真正的实力。”
“才第十三名。”承乾撇了撇嘴。
“十三名已经很不错了,跟你一同考试的可是一千多人,你今年才多大年纪?”
承乾摇了摇头,“可我三岁开始读书,教我的都是当世大儒,我还是李相的亲传弟子呢。再说,这次李家考试中的一千多人,可并不是天下最优秀的士子。其中有多半都只是寒门士子,许多人只是粗通文墨罢了。我只考了个十三名,看来我的文才并不如我自己想的那么好。”
李世民笑着安慰儿子,太子能考出这个成绩,已经出乎他的预料了。李家的那个试卷,他是看过的,难度很高。比起朝廷这两年的科举内容都难,真正的是进士科、秀才科的难度了,明经科都没这么难。
换句话说,这次李家录取的这一本人,其实都是大浪淘沙,有着新科进士的水平的。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惊讶的结果。
朝廷一年一考,每年各种各样的科目上百科,最终录取数百上千人,但其中真正的进士、明经这样的人才,其实只有十几个而已。
而李家却一下子选拔到了一百人。
这一百人,李世民也已经派人打探过了身份。
大部份都是寒门子弟,甚至以前都没有什么名气的。这些人有的是参加过朝廷科举的,有的人还已经参加过两届了,但都落举了。
不是这些人不优秀,而是朝廷的录取条件不同。这些寒门子弟参加朝廷乘兴,虽然本事很好很优秀,可却没有达官贵人举荐,也没有什么流传的文名才名,更加没有优秀高贵的出身,在考试后,当然难以被选取录中。
还有一些被李家录取的人,则是无法参加朝廷科举的读书人。这些人有些是犯官之后,有些是贱民之子,还有商贾工匠子弟等,甚至有胡人。
这些人虽然也饱读圣贤之书,胸有才华,但却连参加朝廷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可李家却不限制,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一切不问,只看才华。
这次李家录取的一百人中,真正士族出身,官僚子弟的,很少很少。
“父皇,儿臣听说李家以后每三年要举行一次这样的读书人招募,选拔优秀士人去赵国公领地,充任书吏账房管事等职。这次参加考试者已经这么多人,而且他们的考试又是如此公开公平公正,儿臣以为等下一次再开考,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参加。”
“父皇,这些士人中不乏大才,他们更应当为朝廷所选拔录用,为朝廷效力啊。我们的科举考试,说实话,与李家的一比,真的是相差太大了。儿臣建议,朝廷也改革科举方法,由过去的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也实行糊名制等。另外,把那些科目改一下,那些专科另设时间考试,而进士科单独出来,就和李家的考试一样,提高考试难度,但那些优秀者,也要录取更多。一科只取几人几十人太少了,至少要取百人甚至更多,这样朝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补充。”
太子一席话,说的李世民很欣慰,太子已经能看的这么远了。
不过这个事情,李世民不打算马上就回答太子。
科举设立之初,本意是取士。但大唐是由那些新旧贵族还有士族们支持才建立起来的,朝中上下,关陇门阀,军功新贵,还有关东士族等,这些都是朝廷中最主要的力量,他也在选用寒门和普通小地主出身的士人官吏,但他们的实力还太弱。
朝廷科举选士不多,就是因为现在朝廷的这些勋贵官僚们,并不愿意看到科举取士太多。他们的家族子弟可以门荫入仕,那为什么还要去考科举?限制科举取士,他们的权益才更有保障。
不是李世民看不到现在科举的问题,也不是他不想改,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科举改制,对于寒门和小士族小地主阶层来说,这是他们入仕,是他们进入政治的一个金光大道。但对于大士族来说,这只是可有可无。
而对于那些老门阀和军功新贵来说,则是坚持反对。他们都是凭军功凭门荫的,练武打仗就好了,反正当武官也能转文官。可一旦以后科举取士多了,那他们的子弟难道以后也得要拿起书本改学文,跟那些泥腿子们争科举名额?
李超当过科举主考官,可他却不把他在家里弄的这套弄到朝廷科举中来,自然是因为他已经看透了这一切的,李超不想跟满朝的勋贵和官僚还有那些士族做对,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让李世民不太高兴的是,李超不厚道。
他不在朝廷推行这套,却在自己家里搞起来了,还搞的这么彻底,不问出身,只论才取士。
朝廷做不到的事情,李超毫无顾忌的先做了。
看着李超一下子录取百名优秀士人,李世民真的有点妒忌。
“太子,欲速而不达,有的时候,并不是好的目的就有好的结果,还得有好的手段。科举改制这件事情,还得需要些时间,现在条件还不足!”
承乾本来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直到李世民叫他过去吃饭的时候,递给他一份报纸。
《帝国时报》,这是一份新创办的报纸,与五日一刊行的半月谈不同,这份新创刊不久的时报,更突出的是一个即时的核心。虽然如今大唐的报纸并不只有半月谈一家,但帝国时报却是头一家每日发行刊印的报纸。
帝国时报也是利用帝国的水陆驿站系统,采用在长安、洛阳、太原、襄阳、扬州、成都、金陵、广州、凉州、幽州、洪州十一座大城同时刊印,然后四方配送的办法。
这是半月谈办刊到现在的成熟发行方法,他们采用的是多个编辑部组稿,然后一确定稿子,就利用飞鸽系统,把样刊传到十一个分社。十一个分社,利用活字印刷组版然后印刷,再用那套成熟的水陆驿站系统,把这些印刷好的报纸第一时间的分发到各州。
大唐现在十八个道,三百余州,他们已经能做到当天刊印当天发行,就能覆盖到全国近一百个州,然后第二天,基本上所有的州都能收到报纸,最迟第三天,差不多九成以上的县,都能收到报纸了。
虽然对有些地方来说,他们拿到的报纸,已经是昨天前天的了,但这个速度,依然让天下人惊讶不已。
相比起五天一刊的半月谈,一天一期的时报,哪怕有的地方落后一两天才看的到,可依然还非常受欢迎。
至于处于总社所在的襄阳城的人来说,他们更是天天都能看到最新鲜出炉的报纸。昨天发生的消息,基本上第二天的下午就能看到了。
其实帝国时报不是早报,应当是份晚报,因为这报纸最快也是午后才能拿到手,但昨天的事情今天就能足不出户的在报纸上看到,依然是让人惊讶和欣喜的。
就连皇帝李世民,现在都雷打不动的订阅着多份报纸,基本上现在市场上有的报纸杂志周刊这些,他全都订了。当然,他更喜欢看半月谈和时报,这两份都是由李记掌握的。
李记办的报纸,消息准确,时效性强,而且比较客观,虽然广告比较多些,但李世民也挺喜欢看上面的广告,这些广告都打的比较有特点,而且看这些广告,有时也能从中看到不少奏章里看不到的东西。
他还有一个比较喜欢的版块,就是民生经济版,特别喜欢看上面各种物价啊,招商出租招聘等广告,这才是真正的民生反应。
襄阳城的房租几何,商铺卖价多少,今日的肉多少钱一斤,米多少钱一斗,蔬菜又是什么价格,百姓做工又多少钱,一目了然。
当然,报纸上会刊登不少新闻消息,比如朝廷刚公布的中枢人事调整,新的十一个宰相名单,这报纸上就都刊登了。
时报今日头版头条,就是这个消息。后面有大量篇幅,就是介绍这十一位宰相的履历的,评论还都十分客观。哪怕这报纸其实东家是李超,可也没有对李超过份吹嘘美化。
当然,百姓肯定比较喜欢看这些,但李世民对这个则没什么兴趣,宰相们是他选的,每个人的履历他更清楚,甚至许多隐秘的信息他都掌握了许多。
今天的时报上,有一个消息比较让李世民感兴趣。
那就是李家在报上刊登了他们家招募读书人,最终考试的结果,上面有一个录取名单。
李家录取的人并不多,总共一千一百多人参加他们的考试,最终只录取了一百人,甚至都没有达到事先说的十比一。
承乾接过报纸。
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名字,并不是他。
那个名字不是李承乾,也不是李承宗。
他有些惊讶,记得当时考试出来时,可是有许多人都称考试很难的,而且他自己也觉得,这次考试内容,很杂,甚至比朝廷的进士科都严了。
但他自己考的还是不错的。
再往下看,第二名,也没有他。
第三名,还是没有他。
一直往下看,结果在第十三名,承乾才看到了李承宗这个名字。
看完后,他有些惊讶。
自己居然才考了十三名?
李世民打量着太子的反应,看到他只是惊讶而已,但是有点放心了。他听说太子对这次考试很有自信,还担心他成绩不是太好,而心情不好呢。
“朕派人打探过了,李家这次考虑的录取名单,很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什么猫腻,包括你的成绩,他们也没有动过。李家知道你参加考试的人不超过五个,但他们都没有调整最终的这个录取名单。第十三名,这是你真正的实力。”
“才第十三名。”承乾撇了撇嘴。
“十三名已经很不错了,跟你一同考试的可是一千多人,你今年才多大年纪?”
承乾摇了摇头,“可我三岁开始读书,教我的都是当世大儒,我还是李相的亲传弟子呢。再说,这次李家考试中的一千多人,可并不是天下最优秀的士子。其中有多半都只是寒门士子,许多人只是粗通文墨罢了。我只考了个十三名,看来我的文才并不如我自己想的那么好。”
李世民笑着安慰儿子,太子能考出这个成绩,已经出乎他的预料了。李家的那个试卷,他是看过的,难度很高。比起朝廷这两年的科举内容都难,真正的是进士科、秀才科的难度了,明经科都没这么难。
换句话说,这次李家录取的这一本人,其实都是大浪淘沙,有着新科进士的水平的。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惊讶的结果。
朝廷一年一考,每年各种各样的科目上百科,最终录取数百上千人,但其中真正的进士、明经这样的人才,其实只有十几个而已。
而李家却一下子选拔到了一百人。
这一百人,李世民也已经派人打探过了身份。
大部份都是寒门子弟,甚至以前都没有什么名气的。这些人有的是参加过朝廷科举的,有的人还已经参加过两届了,但都落举了。
不是这些人不优秀,而是朝廷的录取条件不同。这些寒门子弟参加朝廷乘兴,虽然本事很好很优秀,可却没有达官贵人举荐,也没有什么流传的文名才名,更加没有优秀高贵的出身,在考试后,当然难以被选取录中。
还有一些被李家录取的人,则是无法参加朝廷科举的读书人。这些人有些是犯官之后,有些是贱民之子,还有商贾工匠子弟等,甚至有胡人。
这些人虽然也饱读圣贤之书,胸有才华,但却连参加朝廷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可李家却不限制,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一切不问,只看才华。
这次李家录取的一百人中,真正士族出身,官僚子弟的,很少很少。
“父皇,儿臣听说李家以后每三年要举行一次这样的读书人招募,选拔优秀士人去赵国公领地,充任书吏账房管事等职。这次参加考试者已经这么多人,而且他们的考试又是如此公开公平公正,儿臣以为等下一次再开考,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参加。”
“父皇,这些士人中不乏大才,他们更应当为朝廷所选拔录用,为朝廷效力啊。我们的科举考试,说实话,与李家的一比,真的是相差太大了。儿臣建议,朝廷也改革科举方法,由过去的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也实行糊名制等。另外,把那些科目改一下,那些专科另设时间考试,而进士科单独出来,就和李家的考试一样,提高考试难度,但那些优秀者,也要录取更多。一科只取几人几十人太少了,至少要取百人甚至更多,这样朝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补充。”
太子一席话,说的李世民很欣慰,太子已经能看的这么远了。
不过这个事情,李世民不打算马上就回答太子。
科举设立之初,本意是取士。但大唐是由那些新旧贵族还有士族们支持才建立起来的,朝中上下,关陇门阀,军功新贵,还有关东士族等,这些都是朝廷中最主要的力量,他也在选用寒门和普通小地主出身的士人官吏,但他们的实力还太弱。
朝廷科举选士不多,就是因为现在朝廷的这些勋贵官僚们,并不愿意看到科举取士太多。他们的家族子弟可以门荫入仕,那为什么还要去考科举?限制科举取士,他们的权益才更有保障。
不是李世民看不到现在科举的问题,也不是他不想改,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科举改制,对于寒门和小士族小地主阶层来说,这是他们入仕,是他们进入政治的一个金光大道。但对于大士族来说,这只是可有可无。
而对于那些老门阀和军功新贵来说,则是坚持反对。他们都是凭军功凭门荫的,练武打仗就好了,反正当武官也能转文官。可一旦以后科举取士多了,那他们的子弟难道以后也得要拿起书本改学文,跟那些泥腿子们争科举名额?
李超当过科举主考官,可他却不把他在家里弄的这套弄到朝廷科举中来,自然是因为他已经看透了这一切的,李超不想跟满朝的勋贵和官僚还有那些士族做对,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让李世民不太高兴的是,李超不厚道。
他不在朝廷推行这套,却在自己家里搞起来了,还搞的这么彻底,不问出身,只论才取士。
朝廷做不到的事情,李超毫无顾忌的先做了。
看着李超一下子录取百名优秀士人,李世民真的有点妒忌。
“太子,欲速而不达,有的时候,并不是好的目的就有好的结果,还得有好的手段。科举改制这件事情,还得需要些时间,现在条件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