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新杀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冯盎沉默着退下,眼里是压抑的怒火。
李超端着茶杯悠闲的喝着茶,冯盎的不满他全看在眼里,也知道他心里压着火。可李超却故意视而不见,此一时,彼一时也。
早几年,冯盎归降之时,大唐还只打下了中原半壁江山,四方平定,北方又有突厥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冯盎等以岭南归附,朝廷求之不得。哪怕他们的归附是有条件的,要保持岭南豪酋世袭割据的羁糜局面,朝廷也都痛快的答应了。
“老师,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了一些,万一冯氏反了,只怕岭南局面又要变数啊。”
喝了口茶,李超告诉承乾,“我们并不怕冯家反,冯家眼下要是敢反,那就是自取灭亡。他们一反,对于朝廷来说,其实还是好事。”
“怎么还会是好事?”
“因为他们一反,我们就师出有名,可以将岭南最大的地方势力连根拔起了。”
承乾听出李超话里的杀意,惊讶的不行。他没想到,老师刚还和冯盎笑眯眯的说话,暗里却已经预埋杀机了。
“就不能用怀柔手段吗?”
“如果冯家肯正面现实,朝廷当然也还会给他们妥善安排的。只可惜,冯盎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这样突然把他们手里的权力夺走的。而朝廷,也不可能放过眼下的大好机会,花上一二百年时间来慢慢怀柔解决岭南的问题。”
“长痛不如短痛,岭南的变革,就如同新生儿产前的阵痛,这是必须需要经历的。”
李超确实是给冯家留了点退路的,调冯盎任钦州刺史,这是一个态度。如果冯盎肯接受,那么虽然以后冯家不可能再世袭高州等地,当不了土皇帝,但他们在岭南的那些土地、财产还是他们的,冯盎和冯家人也一样还能当官,只不过别想再当土皇帝了。
但李超也早确定,冯盎绝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堂堂南越王,岂愿拱手让出手里的权力?世间没几个人能做到这一步,冯盎也不能。
李超在做出调任冯盎的同时,就已经布下了一张大网,张网以待,就等着冯盎自投陷阱了。
“冯盎果真会反吗?”
“一切都有可能。”
承乾沉吟,问,“那老师已经做好应对准备了吗?”
李超笑道,“当然,不打无准备之战,永远不要挑起一场战自己无法结束的战斗。这场战斗,是我们挑起来的,因此我早已经有了应对计划。我已经给冯家留了选择的余地,选择权尽在他手,我们后发致人,但却早有准备。”
冯盎阴沉着脸回到住处。
李超已经完全不给他冯家活路了。
将他调任钦州刺史,把冯家的仇敌陈龙树调任高州刺史,高州各县县令都换上了朝廷的人,又驻军三千,李超这是要彻底的削夺冯家对高州的控制。
钦州刺史,不过是个拙劣的谎言。他这个钦州刺史,肯定就和现在一样,整天被困在钦州牙城里,哪都去不了。
说是刺史,其实就是李超的囚犯。
思虑良久,冯盎认为自己不能再退让了。再退,身后就是万丈悬崖,岭南就再无冯家的立足之地。
绝不能坐以待毙!
他招来儿子,“找个可靠的人悄悄出城,去找你舅父!”
冯盎的妻子是岭南俚獠第一大族冼家人,冼氏也是冯盎祖母冼太夫人的孙侄女,事实上冯盎的母亲也一样是冯家女子。自冯盎祖父起,冯家三代家主都与岭南最大的俚獠首领冼家联姻。
这也是岭南那些汉族豪强立足岭南的方式,与地方上强大的俚獠大族联姻,强强联手,获得地方上的控制权。
“父亲,我们要反吗?”
冯盎冷声道,“看局势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得破局,不然岭南就无冯家立足之地了。”
局势到了此时,冯盎也还没有想着要真正反了。冯冼联手,可以称雄岭南,但与朝廷一比,却又差的远。冯盎更希望搞些动作,能够迫朝廷做些让步。他现在也没别的奢望了,只想能够保持高州的控制权就好,罗崖诸州放弃都勉强能接受。
当天,几名冯家人乔装打扮悄然出城。
马上有人报告了李超。
“盯着他们,但不要打草惊蛇。”李超只是淡定的回了一句。
继续看着手里的公文,李超头也没抬问承乾,“殿下以为,冯盎派人去哪?”
“应当是去通知高州冯氏族人。”
“不,冯盎肯定是派人去找冼家了。冯盎这人,我算是看透他了,有野心,却又缺乏那种胆气。让他真的反,他是不敢的,此人瞻前顾后,喜欢算计。他肯定是派人去找冼家,冼家实力并不弱于冯家,而且他们是俚人,冯家更是岭南诸地百越的首领,声望很高。若由冯家出面联合俚獠各溪垌,还真有可能拉起些人来,造些声势。”
“冼家反,冯家不反?”
“冼家也只会是虚张声势,不过是想迫我让步而已。不过,冼家真敢举旗,那我却是求之不得。殿下,好戏要开场了,我们坐等就好。”
太子见李超那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倒也不怀疑。一直以来,老师李超在他心中,那真正是智多近妖的人物,他说不足虑那肯定不用担忧。
“老师,你这看什么呢?”
李超把手里的文卷递给承乾,“是一项最新的政令,我将签署这条政令,以后岭南各地,将开设官营的农具店,售卖各种新式钢铁农具。并且,各县都将成立农技所,请来中原的农技员,为岭南百姓指导中原最先进的耕种及水利技术,助他们提高产量。”
岭南的气候最适合种水稻,而且普遍能够两熟,甚至有些地方三熟也是可以的。这里气候适合,雨水充沛。
可因为偏处岭南,一直以来这里都算是相对封闭落后,农耕技术远不如中原。
不说农业技术突飞猛进的大唐比不了,就是以前南北朝时的中原农业技术,这里都还没有普及。
新式的曲辕犁没有,新式水车等也没,许多农具更别说大量运用铁器了。在大唐,李记钢铁厂不但为朝廷提供军械用的钢铁,同时也为大唐的新式农具提供钢铁。
那可是能够打造军械的上好钢铁,用来打造犁耙锄铲等,新农具加新技术,加好钢铁的犁铲等,使得如今中原的亩产量大大提升,配合优先优育以及施肥、套种轮播,以及两熟,还有水利技术等,粮食产量平均翻了翻。
如今中原人拿着好钢打造的犁头,用曲辕犁耕地,一头牛就能轻松的深耕。而在岭南,这里人还用的晋时的犁具,犁头也只包了一点点铁皮,耕地得用双牛抬杠。耕的慢,也耕的浅。
岭南的豪强、俚帅们倒也想要用新式的犁具,但岭南缺铁。普通的铁料都被各家当宝,拿来打造铁甲武器还不够,哪里能大量用来打造农具。
朝廷对于盐铁专营,李记的铁矿厂挖了铁矿石冶炼成铁,再炼成钢,然后这钢由朝廷全部收购。
李记的农具厂再向朝廷订购钢铁,加工生产成铁制的农具,然后出售。
朝廷对于钢铁控制还是很严格的,李家的钢铁厂并不能截留钢铁,都得交给朝廷。同是李家的农具厂,一样还得绕个弯向朝廷订购铁料。
同时,这个农具厂还不是谁想办就能办的,得取得经营牌照还不容易,因为这算是朝廷重点监管的行业,只因农具厂拥有生产铠甲武器的条件。
这几年,李记钢铁厂和李家农具厂都发展很快。铁和钢的产量年年新高,而借着钢铁产量的提高,李记农具厂也得以迅速的发展。
如今中原各道州县,遍布着李记农具厂的店铺,大量的新农具出售,好钢好铁,价格却比过去便宜的多。
李记卖农具的赚的钱,却是一点不少。
岭南是一个大市场,一个空白的待开发市场。李记现在完全可以把铁制农具大量往这边倾销,也算是为日益扩大的钢铁行业,寻找一个产能消化渠道。
仅仅靠给朝廷的军工坊提供钢铁,李记的钢铁厂产能难以提高。钢铁农具,这才是未来一个主要的销售渠道。
李家在岭南倾销铁制农具,也是利人利已。李记农具行卖出了农具赚了钱,钢铁厂能提高产能销量,保持这个重要的产业的发展。
同时,岭南的农业生产水平也能因此提高,粮食产能大增。
甚至那些岭南的豪强俚酋甚至是岭南的百姓,也会受利极多,对朝廷大加感激的。
“现在有这么多农具吗?”承乾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李超笑道,“殿下请放心,农具厂的产能还是很大的,而且完全可以在岭南设立分厂。只要朝廷能够批给铁料,产量不是问题。”、
“那朝廷有这这么多铁料吗?”
“有,仅仅是李记钢铁厂如今一年的产量就非常惊人了。”
承乾听了,高兴的道,“既然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当然得全面推广。我亲自向陛下上奏此事,请求拔给铁料。”
冯盎沉默着退下,眼里是压抑的怒火。
李超端着茶杯悠闲的喝着茶,冯盎的不满他全看在眼里,也知道他心里压着火。可李超却故意视而不见,此一时,彼一时也。
早几年,冯盎归降之时,大唐还只打下了中原半壁江山,四方平定,北方又有突厥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冯盎等以岭南归附,朝廷求之不得。哪怕他们的归附是有条件的,要保持岭南豪酋世袭割据的羁糜局面,朝廷也都痛快的答应了。
“老师,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了一些,万一冯氏反了,只怕岭南局面又要变数啊。”
喝了口茶,李超告诉承乾,“我们并不怕冯家反,冯家眼下要是敢反,那就是自取灭亡。他们一反,对于朝廷来说,其实还是好事。”
“怎么还会是好事?”
“因为他们一反,我们就师出有名,可以将岭南最大的地方势力连根拔起了。”
承乾听出李超话里的杀意,惊讶的不行。他没想到,老师刚还和冯盎笑眯眯的说话,暗里却已经预埋杀机了。
“就不能用怀柔手段吗?”
“如果冯家肯正面现实,朝廷当然也还会给他们妥善安排的。只可惜,冯盎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这样突然把他们手里的权力夺走的。而朝廷,也不可能放过眼下的大好机会,花上一二百年时间来慢慢怀柔解决岭南的问题。”
“长痛不如短痛,岭南的变革,就如同新生儿产前的阵痛,这是必须需要经历的。”
李超确实是给冯家留了点退路的,调冯盎任钦州刺史,这是一个态度。如果冯盎肯接受,那么虽然以后冯家不可能再世袭高州等地,当不了土皇帝,但他们在岭南的那些土地、财产还是他们的,冯盎和冯家人也一样还能当官,只不过别想再当土皇帝了。
但李超也早确定,冯盎绝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堂堂南越王,岂愿拱手让出手里的权力?世间没几个人能做到这一步,冯盎也不能。
李超在做出调任冯盎的同时,就已经布下了一张大网,张网以待,就等着冯盎自投陷阱了。
“冯盎果真会反吗?”
“一切都有可能。”
承乾沉吟,问,“那老师已经做好应对准备了吗?”
李超笑道,“当然,不打无准备之战,永远不要挑起一场战自己无法结束的战斗。这场战斗,是我们挑起来的,因此我早已经有了应对计划。我已经给冯家留了选择的余地,选择权尽在他手,我们后发致人,但却早有准备。”
冯盎阴沉着脸回到住处。
李超已经完全不给他冯家活路了。
将他调任钦州刺史,把冯家的仇敌陈龙树调任高州刺史,高州各县县令都换上了朝廷的人,又驻军三千,李超这是要彻底的削夺冯家对高州的控制。
钦州刺史,不过是个拙劣的谎言。他这个钦州刺史,肯定就和现在一样,整天被困在钦州牙城里,哪都去不了。
说是刺史,其实就是李超的囚犯。
思虑良久,冯盎认为自己不能再退让了。再退,身后就是万丈悬崖,岭南就再无冯家的立足之地。
绝不能坐以待毙!
他招来儿子,“找个可靠的人悄悄出城,去找你舅父!”
冯盎的妻子是岭南俚獠第一大族冼家人,冼氏也是冯盎祖母冼太夫人的孙侄女,事实上冯盎的母亲也一样是冯家女子。自冯盎祖父起,冯家三代家主都与岭南最大的俚獠首领冼家联姻。
这也是岭南那些汉族豪强立足岭南的方式,与地方上强大的俚獠大族联姻,强强联手,获得地方上的控制权。
“父亲,我们要反吗?”
冯盎冷声道,“看局势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得破局,不然岭南就无冯家立足之地了。”
局势到了此时,冯盎也还没有想着要真正反了。冯冼联手,可以称雄岭南,但与朝廷一比,却又差的远。冯盎更希望搞些动作,能够迫朝廷做些让步。他现在也没别的奢望了,只想能够保持高州的控制权就好,罗崖诸州放弃都勉强能接受。
当天,几名冯家人乔装打扮悄然出城。
马上有人报告了李超。
“盯着他们,但不要打草惊蛇。”李超只是淡定的回了一句。
继续看着手里的公文,李超头也没抬问承乾,“殿下以为,冯盎派人去哪?”
“应当是去通知高州冯氏族人。”
“不,冯盎肯定是派人去找冼家了。冯盎这人,我算是看透他了,有野心,却又缺乏那种胆气。让他真的反,他是不敢的,此人瞻前顾后,喜欢算计。他肯定是派人去找冼家,冼家实力并不弱于冯家,而且他们是俚人,冯家更是岭南诸地百越的首领,声望很高。若由冯家出面联合俚獠各溪垌,还真有可能拉起些人来,造些声势。”
“冼家反,冯家不反?”
“冼家也只会是虚张声势,不过是想迫我让步而已。不过,冼家真敢举旗,那我却是求之不得。殿下,好戏要开场了,我们坐等就好。”
太子见李超那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倒也不怀疑。一直以来,老师李超在他心中,那真正是智多近妖的人物,他说不足虑那肯定不用担忧。
“老师,你这看什么呢?”
李超把手里的文卷递给承乾,“是一项最新的政令,我将签署这条政令,以后岭南各地,将开设官营的农具店,售卖各种新式钢铁农具。并且,各县都将成立农技所,请来中原的农技员,为岭南百姓指导中原最先进的耕种及水利技术,助他们提高产量。”
岭南的气候最适合种水稻,而且普遍能够两熟,甚至有些地方三熟也是可以的。这里气候适合,雨水充沛。
可因为偏处岭南,一直以来这里都算是相对封闭落后,农耕技术远不如中原。
不说农业技术突飞猛进的大唐比不了,就是以前南北朝时的中原农业技术,这里都还没有普及。
新式的曲辕犁没有,新式水车等也没,许多农具更别说大量运用铁器了。在大唐,李记钢铁厂不但为朝廷提供军械用的钢铁,同时也为大唐的新式农具提供钢铁。
那可是能够打造军械的上好钢铁,用来打造犁耙锄铲等,新农具加新技术,加好钢铁的犁铲等,使得如今中原的亩产量大大提升,配合优先优育以及施肥、套种轮播,以及两熟,还有水利技术等,粮食产量平均翻了翻。
如今中原人拿着好钢打造的犁头,用曲辕犁耕地,一头牛就能轻松的深耕。而在岭南,这里人还用的晋时的犁具,犁头也只包了一点点铁皮,耕地得用双牛抬杠。耕的慢,也耕的浅。
岭南的豪强、俚帅们倒也想要用新式的犁具,但岭南缺铁。普通的铁料都被各家当宝,拿来打造铁甲武器还不够,哪里能大量用来打造农具。
朝廷对于盐铁专营,李记的铁矿厂挖了铁矿石冶炼成铁,再炼成钢,然后这钢由朝廷全部收购。
李记的农具厂再向朝廷订购钢铁,加工生产成铁制的农具,然后出售。
朝廷对于钢铁控制还是很严格的,李家的钢铁厂并不能截留钢铁,都得交给朝廷。同是李家的农具厂,一样还得绕个弯向朝廷订购铁料。
同时,这个农具厂还不是谁想办就能办的,得取得经营牌照还不容易,因为这算是朝廷重点监管的行业,只因农具厂拥有生产铠甲武器的条件。
这几年,李记钢铁厂和李家农具厂都发展很快。铁和钢的产量年年新高,而借着钢铁产量的提高,李记农具厂也得以迅速的发展。
如今中原各道州县,遍布着李记农具厂的店铺,大量的新农具出售,好钢好铁,价格却比过去便宜的多。
李记卖农具的赚的钱,却是一点不少。
岭南是一个大市场,一个空白的待开发市场。李记现在完全可以把铁制农具大量往这边倾销,也算是为日益扩大的钢铁行业,寻找一个产能消化渠道。
仅仅靠给朝廷的军工坊提供钢铁,李记的钢铁厂产能难以提高。钢铁农具,这才是未来一个主要的销售渠道。
李家在岭南倾销铁制农具,也是利人利已。李记农具行卖出了农具赚了钱,钢铁厂能提高产能销量,保持这个重要的产业的发展。
同时,岭南的农业生产水平也能因此提高,粮食产能大增。
甚至那些岭南的豪强俚酋甚至是岭南的百姓,也会受利极多,对朝廷大加感激的。
“现在有这么多农具吗?”承乾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李超笑道,“殿下请放心,农具厂的产能还是很大的,而且完全可以在岭南设立分厂。只要朝廷能够批给铁料,产量不是问题。”、
“那朝廷有这这么多铁料吗?”
“有,仅仅是李记钢铁厂如今一年的产量就非常惊人了。”
承乾听了,高兴的道,“既然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当然得全面推广。我亲自向陛下上奏此事,请求拔给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