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第一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都市小说网 www.dsxsw.net,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这天下已经没有能威胁大唐的敌人了!
能威胁到大唐的只有内患了。
李世民觉得很有必要跟承乾好好的谈一谈,最近太子的一些施政方向,明显是在向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李世民觉得自己最近书读的多,收获也多。
长孙无忌被先召入宫中,皇帝打算先跟自己的大舅子好好交流一下。
“辅机对周朝分封怎么看?”
长孙无忌坐在皇帝对面,他也好久没看到皇帝了,今日再见,发现才几个月时间,皇帝已经长了很多白头发出来,而且憔悴的很,看上去已经四十多岁的样子。
“陛下,周有分封,才有八百年天下。”
李世民点头,又问,“汉晋也实行分封之制,却为何有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呢?”
长孙无忌一下子答不上来了。
李世民却缓缓道,“盖因周朝分封之时,当时中原遍地戎蛮,孔子说过,南蛮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
周朝之时不比如今,那个时候,中原真是遍地戎蛮。
当时周朝最核心的地区洛阳出发,往南走当天下午就能走到戎人控制区,往北两天就能走到北狄。
镐京、洛阳一带,处处都有戎人。
渭水上游有狄、螈、邦、冀之戎,泾水北边有义渠之戎,洛水有大荔之戎、卢氏之戎,渭水南岸有骊戎,伊水、洛水之间有陆浑、杨拒、泉皋之戎,颖水上游西面有蛮氏之戎。
洛阳往南一百里就是陆浑戎居住的地方。往北不到二百里,就是北狄潞人。
周襄王三年,陆浑戎与杨钜、泉皋之戎攻入周都洛邑。烧了周都东门。陆浑戎认为他们与天子分庭抗礼的,所以天子坐六匹马的车,陆浑首领也坐六匹马的车。
在这个时代。
周天子和分封的诸侯们,每天都在忙着跟遍地的戎狄蛮夷们对付。天子和诸侯都有共同的敌人,就是那些戎狄蛮夷。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天子和诸侯们奋力开拓,几百年相安无事。
但到了战国时代,中原的核心地带,已经没有什么大势力的戎蛮了,蛮夷们要么在北方,要么到了南方。
于是各国才开始了互相兼并征战,有了战国时代。
在李世民看来,周八百年而亡,正是缺少强大的外敌。
汉初,刘邦大封诸侯。
诸侯为什么没乱?为什么等到后来又有了七国之乱?
汉初刘家诸侯跟着汉天子要一起征讨那些异姓诸侯,要镇压六国之后的贵族势力,天子与诸侯形成共同体,一致对外,这时是团结的。
但到了景帝时,中原内部已经扫清了,而匈奴却又在长城之外。于是乎,没有强大的外敌压境的情况下,汉家天子和宗室诸侯先自己打起来了。
西晋的八王之乱可以说也差不多,当时许多游牧部族都是被征服内附并被晋朝内迁的。晋一家独大,大封宗室。可结果出了白痴皇帝和野心勃勃的皇后,最终引得强大的宗室诸王介入,导致了八王之乱。
若说汉晋有什么区别,区别一个是汉朝中央很强大,上下一心,击败了七国。而晋却是因为宫廷出了问题,引得八王之乱,最终乱了天下,让五胡乱华。
长孙无忌静静的听着,他在思虑着皇帝这番话的用意。
皇帝继位之初,就推行了世封刺史,后来又改为实封诸侯,再后来改为边疆领主。一步步的改动,但大唐还是推行了封建。虽然与汉晋的封建区别很大,可也是封建。
今天皇帝说这些,莫非是想说,要改变或废除分封?
“辅机、突厥已灭,吐谷浑、高句丽和林邑也都被扫灭,大唐已无外患。”
“陛下,东海还有新罗、百济还有东瀛,东北还有靺鞨、室韦、契丹、奚、霫,北方还有薛延陀,西南也还有真腊、吐蕃、苏毗,西边还有天竺、波斯、罗马啊!”长孙无忌一口气报出一串名字。
李世民摇了摇头,“太远,他们威胁不到大唐。”
“那陛下的意思,要废分封?陛下可要三思,当初若是没有分封还好,可既然已经分封,再废分封,那可就必然触犯众怒啊。”
“分封是朕自己提出来的,朕不可能废分封。”李世民说道,他现在确实有些后悔分封,但废分封是绝不可能提的,他很清楚。
“辅机,分封诸侯以屏藩朝廷,我们绝不能让诸侯有一日如汉晋时一样反噬朝廷。对于诸侯,必须加强遏制。这一次,承乾通过的那个领主增兵额和减税案,就是错误的。”
“臣也反对过,但诸位宰相认为上次换封之事,让不少封臣都不太满意,这次减税增兵额也算是弥补一下。”
“弥补也不应当是这种方式,算了,这事情既然都已经通过了,也不可能再朝令夕改。好在还有好些限制条件,他们也不得制造军械,朝廷还不会失控,但以后得加强注意。”
李世民现在想的是,诸侯分封边地,就如同朝廷的看门犬,有必要,但又不能让这些犬养的太壮,要不然说不定就要反噬失控。
“朕意废除门荫制度!”
唐朝继承的门荫制是北周隋朝以来的制度,主要是以卫官制为主,以南朝的任子制为辅。以品级高低为门荫标准,五品及五品以上均有荫。
大唐五品以上的勋爵官员子弟,都可以从勋亲翊三卫五府的侍卫做起,这些侍卫都是有有品级的侍卫。
一品子弟可以直接从五品散官做起,也可以从千牛卫做起。二三品子,可以荫正七品的亲卫。四品子荫为勋卫、五品子荫八品的翊卫。
而且这些高级贵族和官员的子孙,还可以通过学馆入仕。
说白了,就是一种世袭制。
不用参加科举,不用考试,仅凭着家族和父祖的爵位官品,就能直接出仕做官,这就是大唐门荫制的特色。
而北周以后,门荫制也正是关陇集团强大的原因所在。
现在朝廷拥有大量的贵族,实封虚封的各种贵族起码有好几千,哪怕是一个开国男,那也是从五品上的爵位,也一样有资格让子孙门荫入仕的。
如果不改变一下,那朝廷要乱套。
贵族势力更是会强大的失控。
“罢撤亲勋翊三内卫,废除门荫制度,爵位可以承袭,但不能荫封子弟入仕。”李世民想了许久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
必须控制住诸侯实力。
贵族官员子弟可以参加科举入仕,全凭才能本事。
其实这个门荫制度,和过去的门阀制度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以官品高低,而代替过去的门第高低而已。
这都是一种特权制度,九品中正制造就了一大批的门阀士族。而西魏北周隋唐的卫官门荫制,也造就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李世民不希望自己的大唐,出来一个无法控制的强大分封诸侯集团。
而北周以来,卫官门荫制的核心,则是三卫制。
亲勋翊三卫,就是这此贵族高官子弟们的入仕之阶,他们都是从三卫起步,甚至因为勋贵子弟宿卫制度,还对朝廷的京城和宫廷安全,也有一定的隐患。
现在李世民动刀的第一刀,就砍在了这个三卫上。
罢撤三卫,然后废除门荫之制。
想凭着官品,让家族子弟一代代轻松入仕以后不可能了。哪怕是宰相之子,要入仕,也只能参加科举,要么参加文举,考进士。要么参加武举,录取后去讲武堂学习然后入军中做武官。
李世民不再给第三条路。
长孙无忌没有轻易答话。
废除门荫制,这个可触碰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朝廷的贵族官员们的利益了。
以往,一个家族只要出了一个高官,那么整个家族就能一直传承下去,子凭父荫入仕,轻松的就能进入官场。甚至一个人能荫好几个。
可现在,废除门荫制,以后只有爵位可以承袭,而且还要降等袭。并且,袭爵但不会再授散阶、给官职,爵是爵,官是官。
继承了贵族爵位不一定就能当官。
这样一来,贵族还有,但门阀、世家就能保持了。
这可以说是触犯了所有贵族和高级官员们的利益啊。长孙无忌想想自己,都有些不太能接受这个。
难道以后自己家,除了长子继承自己的爵位,其它的儿子们只能去参加科举才能入仕?要是考不中,那就只能当个平民?
这简直是不敢想象。
他可是后戚,还是开国功臣,若是在周隋,或者是在武德时,长孙家族的子弟,他的儿子们肯定是先入馆阁陪太子读书,或者进国子监读书,然后年龄到了,就进入三卫入宫廷宿卫。
这天下已经没有能威胁大唐的敌人了!
能威胁到大唐的只有内患了。
李世民觉得很有必要跟承乾好好的谈一谈,最近太子的一些施政方向,明显是在向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李世民觉得自己最近书读的多,收获也多。
长孙无忌被先召入宫中,皇帝打算先跟自己的大舅子好好交流一下。
“辅机对周朝分封怎么看?”
长孙无忌坐在皇帝对面,他也好久没看到皇帝了,今日再见,发现才几个月时间,皇帝已经长了很多白头发出来,而且憔悴的很,看上去已经四十多岁的样子。
“陛下,周有分封,才有八百年天下。”
李世民点头,又问,“汉晋也实行分封之制,却为何有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呢?”
长孙无忌一下子答不上来了。
李世民却缓缓道,“盖因周朝分封之时,当时中原遍地戎蛮,孔子说过,南蛮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
周朝之时不比如今,那个时候,中原真是遍地戎蛮。
当时周朝最核心的地区洛阳出发,往南走当天下午就能走到戎人控制区,往北两天就能走到北狄。
镐京、洛阳一带,处处都有戎人。
渭水上游有狄、螈、邦、冀之戎,泾水北边有义渠之戎,洛水有大荔之戎、卢氏之戎,渭水南岸有骊戎,伊水、洛水之间有陆浑、杨拒、泉皋之戎,颖水上游西面有蛮氏之戎。
洛阳往南一百里就是陆浑戎居住的地方。往北不到二百里,就是北狄潞人。
周襄王三年,陆浑戎与杨钜、泉皋之戎攻入周都洛邑。烧了周都东门。陆浑戎认为他们与天子分庭抗礼的,所以天子坐六匹马的车,陆浑首领也坐六匹马的车。
在这个时代。
周天子和分封的诸侯们,每天都在忙着跟遍地的戎狄蛮夷们对付。天子和诸侯都有共同的敌人,就是那些戎狄蛮夷。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天子和诸侯们奋力开拓,几百年相安无事。
但到了战国时代,中原的核心地带,已经没有什么大势力的戎蛮了,蛮夷们要么在北方,要么到了南方。
于是各国才开始了互相兼并征战,有了战国时代。
在李世民看来,周八百年而亡,正是缺少强大的外敌。
汉初,刘邦大封诸侯。
诸侯为什么没乱?为什么等到后来又有了七国之乱?
汉初刘家诸侯跟着汉天子要一起征讨那些异姓诸侯,要镇压六国之后的贵族势力,天子与诸侯形成共同体,一致对外,这时是团结的。
但到了景帝时,中原内部已经扫清了,而匈奴却又在长城之外。于是乎,没有强大的外敌压境的情况下,汉家天子和宗室诸侯先自己打起来了。
西晋的八王之乱可以说也差不多,当时许多游牧部族都是被征服内附并被晋朝内迁的。晋一家独大,大封宗室。可结果出了白痴皇帝和野心勃勃的皇后,最终引得强大的宗室诸王介入,导致了八王之乱。
若说汉晋有什么区别,区别一个是汉朝中央很强大,上下一心,击败了七国。而晋却是因为宫廷出了问题,引得八王之乱,最终乱了天下,让五胡乱华。
长孙无忌静静的听着,他在思虑着皇帝这番话的用意。
皇帝继位之初,就推行了世封刺史,后来又改为实封诸侯,再后来改为边疆领主。一步步的改动,但大唐还是推行了封建。虽然与汉晋的封建区别很大,可也是封建。
今天皇帝说这些,莫非是想说,要改变或废除分封?
“辅机、突厥已灭,吐谷浑、高句丽和林邑也都被扫灭,大唐已无外患。”
“陛下,东海还有新罗、百济还有东瀛,东北还有靺鞨、室韦、契丹、奚、霫,北方还有薛延陀,西南也还有真腊、吐蕃、苏毗,西边还有天竺、波斯、罗马啊!”长孙无忌一口气报出一串名字。
李世民摇了摇头,“太远,他们威胁不到大唐。”
“那陛下的意思,要废分封?陛下可要三思,当初若是没有分封还好,可既然已经分封,再废分封,那可就必然触犯众怒啊。”
“分封是朕自己提出来的,朕不可能废分封。”李世民说道,他现在确实有些后悔分封,但废分封是绝不可能提的,他很清楚。
“辅机,分封诸侯以屏藩朝廷,我们绝不能让诸侯有一日如汉晋时一样反噬朝廷。对于诸侯,必须加强遏制。这一次,承乾通过的那个领主增兵额和减税案,就是错误的。”
“臣也反对过,但诸位宰相认为上次换封之事,让不少封臣都不太满意,这次减税增兵额也算是弥补一下。”
“弥补也不应当是这种方式,算了,这事情既然都已经通过了,也不可能再朝令夕改。好在还有好些限制条件,他们也不得制造军械,朝廷还不会失控,但以后得加强注意。”
李世民现在想的是,诸侯分封边地,就如同朝廷的看门犬,有必要,但又不能让这些犬养的太壮,要不然说不定就要反噬失控。
“朕意废除门荫制度!”
唐朝继承的门荫制是北周隋朝以来的制度,主要是以卫官制为主,以南朝的任子制为辅。以品级高低为门荫标准,五品及五品以上均有荫。
大唐五品以上的勋爵官员子弟,都可以从勋亲翊三卫五府的侍卫做起,这些侍卫都是有有品级的侍卫。
一品子弟可以直接从五品散官做起,也可以从千牛卫做起。二三品子,可以荫正七品的亲卫。四品子荫为勋卫、五品子荫八品的翊卫。
而且这些高级贵族和官员的子孙,还可以通过学馆入仕。
说白了,就是一种世袭制。
不用参加科举,不用考试,仅凭着家族和父祖的爵位官品,就能直接出仕做官,这就是大唐门荫制的特色。
而北周以后,门荫制也正是关陇集团强大的原因所在。
现在朝廷拥有大量的贵族,实封虚封的各种贵族起码有好几千,哪怕是一个开国男,那也是从五品上的爵位,也一样有资格让子孙门荫入仕的。
如果不改变一下,那朝廷要乱套。
贵族势力更是会强大的失控。
“罢撤亲勋翊三内卫,废除门荫制度,爵位可以承袭,但不能荫封子弟入仕。”李世民想了许久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
必须控制住诸侯实力。
贵族官员子弟可以参加科举入仕,全凭才能本事。
其实这个门荫制度,和过去的门阀制度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以官品高低,而代替过去的门第高低而已。
这都是一种特权制度,九品中正制造就了一大批的门阀士族。而西魏北周隋唐的卫官门荫制,也造就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李世民不希望自己的大唐,出来一个无法控制的强大分封诸侯集团。
而北周以来,卫官门荫制的核心,则是三卫制。
亲勋翊三卫,就是这此贵族高官子弟们的入仕之阶,他们都是从三卫起步,甚至因为勋贵子弟宿卫制度,还对朝廷的京城和宫廷安全,也有一定的隐患。
现在李世民动刀的第一刀,就砍在了这个三卫上。
罢撤三卫,然后废除门荫之制。
想凭着官品,让家族子弟一代代轻松入仕以后不可能了。哪怕是宰相之子,要入仕,也只能参加科举,要么参加文举,考进士。要么参加武举,录取后去讲武堂学习然后入军中做武官。
李世民不再给第三条路。
长孙无忌没有轻易答话。
废除门荫制,这个可触碰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朝廷的贵族官员们的利益了。
以往,一个家族只要出了一个高官,那么整个家族就能一直传承下去,子凭父荫入仕,轻松的就能进入官场。甚至一个人能荫好几个。
可现在,废除门荫制,以后只有爵位可以承袭,而且还要降等袭。并且,袭爵但不会再授散阶、给官职,爵是爵,官是官。
继承了贵族爵位不一定就能当官。
这样一来,贵族还有,但门阀、世家就能保持了。
这可以说是触犯了所有贵族和高级官员们的利益啊。长孙无忌想想自己,都有些不太能接受这个。
难道以后自己家,除了长子继承自己的爵位,其它的儿子们只能去参加科举才能入仕?要是考不中,那就只能当个平民?
这简直是不敢想象。
他可是后戚,还是开国功臣,若是在周隋,或者是在武德时,长孙家族的子弟,他的儿子们肯定是先入馆阁陪太子读书,或者进国子监读书,然后年龄到了,就进入三卫入宫廷宿卫。